Zulu 繁華背後的上海一日

SHANGHAI

認識 Zulu ( 曲煒 ),是因為上海朋友的介紹,那時我們只知道她跟朋友在上海弄堂裡,開了一家日式器物店「荃二」。還未正式見面,她已經傳來一段長長的分享,引人入勝地寫著她上海生活的日常與喜歡的地方。是後來才知道,2013 年開幕的荃二,早是上海文藝設計圈裡相當矚目的神秘小店。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大都會裡,Zulu從日常生活到經常自己的店鋪,都靜靜地實踐另一種面貌,那天採訪我們隨著她的腳步,看見的是尋常卻讓人心神嚮往的上海生活。

文字 / 攝影:梁景文

Zulu 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在法院實習時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想在這地方上班,於是決定去日本留學,待上好幾年,愛上了日本文化與美麗的生活器物,2011 年回上海後在《外灘畫報》成為生活編輯直至雜誌 2016 年初停刊,2013 年她已跟同在《外灘畫報》工作、同樣熱愛日本器物的伙伴文林與阿花,一起開設荃二。荃二的命名,包括了草、土、金等元素,代表著他們從日本帶來的器物,既有陶器、鐵器、木器、玻璃、花器。雖然離開了媒體工作,但這些經歷都讓Zulu鍛鍊了一雙細膩的眼睛,總能看到屬於這城市的有趣獨特、平常人不太注意的風景。

FF_Zulu_14

身為荃二其中一位店主,在上海怎樣的店會引起你的注意?

有一個好玩的,特別的店主的小店吧。大的連鎖店當然也有它們的優點,比如說去到哪裡都是一樣的,所以能夠給你安全感,但是小店卻更能帶來各種驚喜。而小店其實和店主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密,店主的性格和喜好會完全體現在這個店的各個細節上,無論是選貨的方式還是整體環境。所以如果我碰到一個很有趣很有想法的人,碰巧他又說自己開了一家店,無論是餐廳還是雜貨鋪甚至按摩店,我都還滿想去看一下的。( 笑 )

這城市裡最有上海性格的就是毛姐的餐廳了,
它已經開了20年左右,菜式是上海家常菜,
但是絕對不是那種全部都是濃油赤醬的冒牌貨。

Zulu 這位不折不扣的上海人,有點隨意,有點慵懶,有點日系,好吃玩樂,喜歡貓,對上海生活有著不同的想望。這次採訪她便帶我們走訪了她常去的地方,像毛姐開的豪生酒家,很小的店賣著傳統上海的本幫菜,還未開始吃聽著 Zulu 的形容已經心神嚮往。「這城市裡最有上海性格的就是毛姐的餐廳了,它開了 20 年左右,菜式是上海家常菜,但是絕對不是那種全部都是濃油赤醬的冒牌貨。毛姐每天自己去買菜,廚師和店裡的阿姨也都跟著一起做了十幾年了。食材和烹調方法都很講究,但不是那種做滿漢全席的講究,是那種上海媽媽們給自己家人燒飯時候的講究,很有人情味。午市和夜市都不翻桌,全預約制,店門是一直反鎖著的,路過的客人敲門也不開的。」Zulu 最愛店裡的上海小餛飩,雖然皮薄餡料很少,包法就像隨手捏一捏那種感覺;湯頭也很淡,幾乎就有點像白開水加一點鹽然後加少許蛋皮絲、蝦皮和紫菜,再點上一點點的豬油和蔥花。很簡單但無論是搭配小籠包、生煎包還是單吃,它都恰到好處。不過分張揚,但也有自己的獨特味道,Zulu 形容有一點像以前上海人口中那種「會得做人」的意味。

FF_Zulu_08

N_04N_05

在上海時尚、潮流、快速、刺激,應有盡有,但聽Zulu講上海,總會感覺到另一種面貌,實在而且有生活感,四季之美都帶著不同的魅力。問她喜歡的地方,都是樸實雅緻,像飯後我們晃著晃著又來到她好朋友管家的店。管家是位服裝設計師,開了一家上海淡然工作室,但他最有名竟然是自己製作麵條,在朋友間販售,結果大受好評而揚名上海美食圈,他跟 Zulu 有著相類似的特質,在弄堂裡有自己的小院子,賣自己喜歡的雜貨器物,過自己的生活。我們那天來拜訪,管家的廚房前就是一個美麗的庭園,曾在上海名麵包店做麵包的日本朋友 HIRO 也帶來當天做的麵包,就在桂花樹下的大木桌,大家吃著聊著,感受到上海難得的一片悠閒寧靜。

上海其實是一個很有生活感的地方,讓人覺得很安心。

FF_Zulu_20

FF_Zulu_13

FF_Zulu_11

生活在上海你能啓發你的地方?有什麽地方會讓你待上一個下午呢?

上海其實是一個很有生活感的地方,也可以說很有塵世間的煙火氣。和我小時候相比,雖然這種生活感已經少了很多,但是在很多老的居民區,還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比如說我家周圍的弄堂裡就可以看到各家製作過年時吃的臘腸啊鰻鮝啊之類的傳統食物,有些臭,但是看著就讓人覺得很安心。這種安心可能源自於,無論這個城市多麼現代化,造了多少設計感超群的高樓出來,每天有多少米其林星級級別的餐廳開張等等,這些其實都是有些表面的東西。對於普通人來說,每一天的瑣瑣碎碎,晚飯時餐桌上吃什麼菜,哪個洗衣粉比較實惠好用等等細節,才是更緊密相關的。

我不是一個很擅長同時處理很多工作事物的人,有的時候甚至會焦慮到披頭散髮,這種時候,在老街區裡面走走,買一個路邊已經開了十幾年的蛋餅攤子的熱騰騰的餅吃一吃,就多少能夠緩過勁來。每一個人,一定要好好過自己的生活,盡量舒舒服服開開心心的,這樣,才能讓周圍的人也不必感染到你的情緒負能量。這樣一來,工作啊什麼的,也會比較容易進行下去。

上海有很多地方可以待一個下午,比如說朋友小 A 的咖啡店,天山茶城裡小應的茶鋪,阿芋的帽子工作室(Kruezzz),Kian的時裝店Autumn Sonata,當然啦,還有沒有客人的荃二,我們平日的下午都不營業,所以有時候去寫個稿發個呆,都還蠻開心的。

FF_Zulu_21

你最喜歡上海的那一區?

徐匯區的舊法租界區域。這裡的道路大多是以前的模樣,沒有拓寬,你可以輕鬆地在馬路這邊和對面的朋友打招呼。道路兩邊種滿了梧桐樹,在夏季,它們就會長成一個一個的綠色隧道。一到秋季,特別是秋雨過後,路上就會鋪滿一層顏色深深淺淺的黃葉。很有季節感。這個區域也大概是整個上海最適合散步的地方了。

法租界道路兩邊種滿了梧桐樹,
在夏季,它們就會長成一個一個的綠色隧道。
一到秋季,特別是秋雨過後,
路上就會鋪滿一層顏色深深淺淺的黃葉。很有季節感。

FF_Zulu_17

FF_Zulu_03

N_04N_05

當初為何會想開荃二這家日式器具店?

我曾經在日本留學生活了六年,那六年間因為經常開車到處跑到處看,發現了很多地方村落還是過著很簡樸、古舊的生活方式,慢慢開始愛上日式器物。回到上海,加入了《外灘畫報》,認識了文林與阿花,他們跟我一樣熱愛日本生活文化,也收集了不少手工藝職人,慢慢我們便想開一家店,分享這些美麗事物給其他人。店其實開著也不是想賺錢的,比較似是一個分享的空間。我們引進的職人像井山三希子、花岡隆, 巖田智子的作品,許多都是只此一件,這些職人我們都認識很久了,日本人往往都要認識後做朋友,才放心願意把作品交給我們,也算是對我們的一份信任。

離開管家的店,我們終於隨著 Zulu 的腳步走到荃二,說荃二是家神秘小店,實在沒有誇張,2015 年從舊址搬到現在五原路的老房子,荃二就一直在隱蔽的小院內,沒有招牌,沒有顯眼的大門,她們不求做大,隨遇而安,一周只有某些時間營業,很多時候都要預約拜訪,有時候也會辦主題展覽。老房子別有洞天,風格簡樸內斂,灰灰的牆,以黑白或暗色係為主的陶器鐵器居多,氣氛寧靜,就像來到朋友真實生活的家一般。在這溫暖的小天地,Zulu 燒水泡茶,坐在小階梯介紹著店裡手工器物,偶然出現幾件陶製小動物為空間添上可愛氣息,每件都不儘相同,卻有一共通處,小而樸素,散發著手工溫度,讓人忍不住觸碰、回味。彷彿就如 Zulu 最愛的的上海小餛飩,淡淡隨意,不過分張揚,卻也都恰到好處,在日常生活裡散發獨特韻味,正等待有緣人來跟它們長相廝守。

FF_Zulu_16

FF_Zulu_02

FF_Zulu_Special_02

後記

Zulu 喜歡日本,也喜歡台灣,第一次跟男友來台北造訪陽明山時,便遇上一只跟著他們的黑狗,小狗甚至跟他們回到旅店,讓他們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找了獸醫替牠檢查,回上海前還找人看管想找人認養。結果數月後,小黑狗還是流落到她們上海的家,成為 Zulu 與台灣的不解緣。

eb-sh Zulu的上海城市推薦

延伸閱讀